7岁是最容易近视的年龄
各项数据均显示,近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,且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。教育部调查显示,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.71%,初中生为74.36%,高中生为83.28%,而大学生近视更是不容忽视,近视率达95%以上,高度近视患病率也高达20%。一直以来,许多家长认为,孩子近视主要与看书距离太近等用眼习惯不良有关。其实,近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除用眼卫生外,与遗传、体质、营养等均有密切关系。
近日,国家卫生计生委、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,将今年6月6日全国“爱眼日”,主题定为“‘目’浴阳光,预防近视”。开展这个主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普及科学用眼知识,预防屈光不正,提高青少年眼健康水平。专家指出,注意用眼卫生、科学用眼贵在坚持,需要持之以恒才能预防近视的发生及近视程度的加深。本报特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专科杨晓副主任医师、视光医师黄远州为大家讲解如何预防近视。
7岁左右最易发生近视
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,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,称为近视。近视眼也称短视眼,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。这种眼在休息时,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,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,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像,远视力明显降低,但近视力尚正常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7岁左右,最容易发生近视。杨晓分析道,婴儿出生时,是轻度远视。而六七岁,刚好是孩子开始上小学的时候,用眼时间突然增加,超过刺激负荷,便使得近视出现。一旦在7岁左右近视,通常一年就可以增长75~100度。要等到14岁后,速度才开始减缓,18岁后相对稳定下来。
杨晓建议,孩子入小学前一定要详细检查视力。近视少于100度的,要特别小心了,上学后不加以保护的话,很快就会近视。
父母有近视,孩子遗传可能性大
就像身高、长相会遗传一样,如果父母有近视,那孩子也会有近视的趋势。据统计,如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,父母一方是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2~3倍,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4倍。而在高度近视眼(一般指600度以上)父母中,遗传倾向更为明显。
及时发现孩子眯眼看东西
当孩子看远处时经常眯着眼睛,看电视喜欢走得很近或者侧着头看,这时家长要留心,很有可能是看不清导致的,最好带孩子前往专业的眼科进行检查。因为“防”大于“治”,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孩子近视的有效方法。
散瞳验光测量孩子近视最准确
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后,家长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,并进行散瞳验光。有些家长听说散瞳后会看不清就担心散瞳会伤害眼睛。其实散瞳后怕光流泪,看近物模糊,都是一过性的,大概6~8小时会自然恢复,属于正常现象。
因为孩子眼睛调节强,如果不散瞳检查,测出来的眼睛度数不一定精确;同时有研究发现,低浓度阿托品(散瞳药物)对控制近视是有效果的,所以可以反过来验证,散瞳对眼睛并不会造成伤害,家长们可以放心。
这里温馨提示,散瞳后可配戴墨镜减少不适,也可以选择下午或晚上光照弱时进行检查。
孩子近视后,家长易犯的错误
孩子还小,不用配镜,戴了以后就摘不掉了
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,学龄前儿童单纯近视(度数低于200度),如果矫正视力正常,可以观察;近视超过200度的建议戴镜。
如果学龄儿童近视不戴眼镜,首先看黑板不清,影响学习;其次,不戴眼镜看不清东西,眯着眼睛,那眼睛会更疲劳,容易加深度数。戴适合度数的眼镜视物清晰,眼睛更放松更舒服,反而能控制近视度数加深。
上课戴眼镜就好,日常生活中就不用戴了
这个问题主要是依据孩子眼睛的度数来看,如果是学龄儿童,6岁以上,眼睛度数100~250度,建议上课或看远时备用眼镜,大于250度建议常戴眼镜。
眼镜歪了,鼻托松了没关系,镜片没花就能用
合格的眼镜,瞳孔中心和镜片的光心基本重合,如果眼镜歪,两者偏离大可能会导致视物不清或者变形,影响舒适程度。建议家长多注意孩子的眼镜是否有损坏,要及时调试。
使用电子设备时,如何保护眼睛
长期使用电子产品,容易造成用眼疲劳和促进近视。因此,在孩子需要用手机、平板等电子设备时应注意:
1.严格控制使用时间。一般用眼15~20分钟后可通过远眺或闭眼等动作来放松眼睛。且电子产品距离越近对孩子眼睛的影响越大,如手机>平板>电脑>电视,所以要教会孩子合理用眼,预防近视。
2、在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时,一定要提醒坐姿保持正确。要端正挺直,保持正确的距离,不能低头弯腰或离屏幕太近。